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竞赛小说 www.jsxs.net,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孔明起身,在身后的那幅地图上细细查看。

    修长的手指从洛阳以东缓缓上移,最终在幽州点了点道

    “辽骑长驱指宋都城,可朝发夕至也。”

    “不得幽州,宋祚难安。”

    说起来此事,张飞与马超皆正经了起来。

    “三路取幽州,欲以巧劲而成大事,反不成也。”

    张飞也踱过来,一双手掌在地图上比划了两下,最终在太行山脉上浅浅划了一下道

    “山西之兵不足为惧也,或胜或败或死或活,皆无损于河北局势。”

    “反倒是这河北,乃是可供骑兵纵横电掣之地。

    缓了缓,低头思忖了一番继续道

    “或,屯重兵结坚城,守望相助以使辽骑不可撼,倾两三载之功步步为营,则幽州可下河北可平。”

    “或,倾尽财赋入关中求良马铸精骑,步骑协同坚城为饵,灭辽精骑则攻守之势自异也。”

    张飞这番话并没让孔明觉得意外,笑眯眯挥着羽扇点头以示嘉许。

    倍感欣慰的是刘备,眼睁睁看着三弟从庞统破汉中平雍凉,数月前又只身平叛。

    以往用兵急躁的他能说出“倾两三载之功步步为营”,便可见此时三弟与那后世所说的鞭健儿生仇怨死醉酒的张飞愈发相去甚远,怎能让刘备不欣慰

    “或还不须如此麻烦。”

    马超也不甘人后,同样在地图上简单丈量了一下他最熟悉的雍凉地区,以此对河北的大小有了一个概念,随后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入手

    “这宋能以马步兵推至这幽州跟前,可见突然之态。”

    “抢据先机反倒欲为疑兵,乃下乘也,当于太行山隘置一军大声鼓噪以为疑兵,随后大军倾力全出。”

    “倾全力于幽州,只要城破则河北能定。”

    马超这简单粗暴但活用庞大兵力的打法也让孔明频频点头。

    只不过这个让士卒在山上大声鼓噪作疑兵的手法怎么这么眼熟

    张飞不管那么多,直接问马超

    “若幽州不能克呢”

    “怎么可能”马超大摇其头

    “幽州自古为汉土,凭什么为那契丹人卖命”

    马超自小就被骂杂胡,如今领军后已没人敢在他面前提这两个字,但毫无疑问他对于汉儿的团结也是有所知晓的

    “重军围城,契丹若是猜忌城中汉儿,则守城人手捉襟见肘。”

    “若不猜忌,只需内外联结,幽州城则可一鼓而下。”

    张飞沉默,虽然是这么个理儿,但他总觉得这其中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甘露殿中,那魏羽劝谏时引戾太子之事,情不自禁的让众臣想起来了如今的太子,嗯还有那许久不见的潞国公。

    侯君集的去向众人隐隐都有猜测,因此也多有唏嘘。

    毕竟曾经陛下对这位秦王府故旧的看重,所有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若无那般幺蛾子事儿,西域本该是潞国公大展拳脚之地。

    而且李药师这般年龄也不宜久驻西域,理论上侯君集是最适合作那将来的安西四镇大都护的人选,但可惜

    至于李承乾嘛,如今不过才十二岁,秦王府旧臣也算是看着太子长大的,很难有什么苛责之言。

    众臣不敢说,但长孙皇后就无这般顾忌,她眼底有着一抹忧色,看着丈夫轻声道

    “过两日陛下不如抽出时间来指导承乾武艺如何”

    李世民还能说什么当即也只能点头答应。

    但心中却也平白对那赵二又添了两分恶感

    怎么连个儿子都管教不好

    赵普的复出就如咱们此前所说,是出来给赵二挡枪子儿的。

    事实上如今翻开史册,对赵普一半的恶评也多集中在这“三度拜相”上。

    就如此前所说,赵二一辈子不玩儿小的,要玩儿从来只玩儿大的。

    仅用高粱河之战与雍熙北伐两役,就成功将宋朝的家底输了个干干净净,此时的宋朝已无力再战。

    但此前赵二为了营造自己英明神武形象所提拔的一大批主战派还在朝堂内,怎么办呢让赵普来呗。

    赵普拜相之后,宋廷之内主战的如枢密副使赵昌言,有“陈三更”和“董半夜”美称的陈象舆和董俨等人,或遭贬或外放。

    北宋朝堂对契丹的态度由战转和,皆为赵普一力为之。

    也是因此,靖康之耻后,南宋的文人对赵普便多有诟病,认为赵普的第三次拜相是宋朝的战略失误,北宋灭亡的耻辱,赵普也应该担上三分功劳。

    这更多的是南宋当时眼看国耻的激愤之言,毕竟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赵二不管将谁摆在相位上,都是要做出休养生息暂且止战的策略的。

    而且早期赵普给赵大定的统一策略也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而不是说平定南方咱们便就此龟缩了。

    只能说某种方面来说赵普确实有够倒霉,原本一起制定策略的赵大离奇离世,赵二又是个眼高手低的把家底败了个精光。

    南宋文人义士对赵普主和的策略洋洋洒洒恨不得批倒批臭,但对从根本上导致了高粱河大败和雍熙北伐失利的赵二却反倒选择性失明。

    这倒也不奇怪,毕竟雍熙北伐的主责是连个枢密使之职都没的曹彬,怎么会是英明神武的太宗陛下呢

    另外除开主和这个策略不谈,赵普第三次拜相的五年里也确确实实提拔了不少年轻人才。

    吕蒙正、张齐贤、寇准、冯拯、王继英等颇有赞誉的宰辅皆出自赵普的举荐提拔,宋初颇有清名的硬骨头文臣王禹偁也多受赵普礼遇。

    因此可以这么说,赵普对北宋来说确实是做了不少实事的,无论如何都算得上一个干臣。

    至于赵二呢带清时乾隆批其“有惭德”,简单来说就是德行不行。

    咱们的教员曾评其“不择手段,急于登台”,而且着重评价称其“无能”。

    并未肯定或否定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真伪,更多着笔于赵二取皇位的急切之态。

    不过相较而言,赵二自己还是挺看得开的,比如曾锐评二凤

    “见太宗所为,盖好虚名者也。每为一事,必豫张声势此岂自然乎”

    太宗实录当中更是丝毫不落于人后,与臣下言谈间认为自己功盖秦皇、才逾汉武、德超唐宗,心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